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题水月猿图》通过描绘一幅水中的月影和猴子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哲理思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分析:
1. 开篇:水中明月轮,可玩不可觅 - 这句描绘了一幅清澈湖面上倒映着明亮月亮的画面。月亮虽然美丽,却难以真正触摸到。 - 诗人用“水中明月轮”来形容月亮的倒影,既形象又充满诗意。 - “可玩不可觅”则说明月亮在水中虽美好,但人们只能欣赏它,无法真正拥有或占有它,寓示着世间美好的事物往往遥不可及。
2. 中间:狝猴徒自狂,触破寒潭碧 - 这句描述了一只猴子在水边的狂躁行为,它似乎想靠近水面,但无意间打破了清澈的水面,破坏了水中的倒影。 - “狝猴徒自狂”里的“徒自”表示猴子的努力是徒劳的,也暗示了人类有时也会因为冲动或不知深浅而破坏美好的事物。 - “触破寒潭碧”形象地描述了猴子打破了水面,打破了水面的平静,使得原本清澈的水面变得不那么美好了。
3. 整体寓意: - 整首诗通过对水面月影和猴子行为的描绘,暗喻了人生中许多美好却不可得或易被破坏的事物。 - 月亮和水面的比喻,既展现了自然之美的脆弱性,也反映了人生中许多美好却难以真正把握的事物。 - 猴子破坏水中的倒影,象征着人性中冲动和鲁莽的行为,这种行为虽然源自内心的渴望,但却往往带来破坏和遗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形象和寓意,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同时也要有所节制,不要因为冲动而破坏了身边的美好事物。
行端
(1254—1341)元僧。临海人,字元叟,一字景元,自称寒拾里人,俗姓何。世为儒家。十一岁在馀杭化城院出家。成宗大德中赐号慧文正辩禅师,主中天竺,迁灵隐。后主径山作大护持师二十年。工诗文。有《寒拾里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