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染上人斋中留宿(载《冈州遗稿》)

十载谈玄愧未真,何如今夕倍通神。
坐残石上三更月,證尽人间两世因。
茶熟正须棋局稳,香销犹爱竹床新。
随缘处处心皆佛,破衲原来不染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修行者在斋房中留宿的经历,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修行者对人生的感悟和对修行的坚定信念。

首先,诗人提到自己“十载谈玄愧未真”,意思是说他虽然多年来一直在探讨玄妙的道理,但始终觉得自己还没有真正领悟其中的真谛。然而,到了这个夜晚,他突然感到自己与这些道理更加接近了,甚至觉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通晓其中的奥秘。这说明修行是一个逐渐积累和顿悟的过程,有时候某个瞬间会让人豁然开朗。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斋房中的情景:他坐在石头上,直到三更的月亮渐渐西沉。在这个过程中,他思考着人间的因果轮回,感到自己似乎参透了前世今生的因缘。这里的“两世因”指的是过去和现在的因果关系,暗示修行者通过长时间的静思,对人生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斋房中,茶煮好了,棋局也摆得稳稳当当,修行者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着内心的宁静。香燃尽了,但他依然喜欢那张竹床的清新。这些细节表现了修行者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物质的淡泊。他并不追求奢华,而是能在平凡的事物中找到内心的安宁。

最后,诗人总结道,只要随缘,处处都可以感受到佛的存在。修行者的心已经与佛相通,即使穿着破旧的僧袍,内心依然纯净,不被尘世的纷扰所污染。这里的“破衲”指的是修行者简朴的衣着,象征着他不受外物影响,始终保持内心的清净。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修行者在一个宁静夜晚的感悟,表达了他对修行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修行者通过长时间的静思和简单的生活,逐渐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内心变得纯净而宁静,不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这种境界正是修行的最高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