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送敬则赴袁州教官)

人笑杜陵客,短褐鬓如丝。得钱沽酒,时赴郑老同襟期。清夜沉沉春酌,歌语灯前细雨,相觅不相疑。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
问先生,今去也,早归来。先生去后,石田茅屋恐苍苔。休怪相如涤器,莫学子云投阁,儒术亦佳哉。谁道官独冷,衮衮上兰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讲的是一个叫敬则的朋友要去袁州当教官,作者写词送别,既表达不舍之情,又用幽默的方式劝慰对方。

上片(前半部分)用杜甫的典故开篇:别人笑话杜甫穷酸(杜陵客),穿着粗布衣服头发花白,但他有钱就买酒,常和好友郑虔畅饮。接着描写他们深夜喝酒的场景——春雨细密,灯下唱歌谈心,彼此信任到可以忘记身份礼节,痛快喝酒才是人生真谛。这里其实是用杜甫的洒脱,暗指自己和敬则也是这样的知交。

下片(后半部分)直接对敬则说话:问先生这一走,能不能早点回来?你走后,家里的田地房屋怕是要长满青苔了(意思是没人照料)。然后突然用两个反例调侃:别学司马相如穷到洗酒器维生,也别学扬雄吓得跳楼(这两人都是怀才不遇的文人),其实当个读书人挺好的!最后两句最妙:谁说教官是冷衙门(没油水的官职)?没准哪天你就步步高升进中央了(兰台是汉代皇家藏书处,代指高位)。

全词妙在: 1. 用杜甫的潇洒对比官场沉浮,暗示朋友保持豁达 2. "恐苍苔"这种家常话显得亲切 3. 拿历史人物开玩笑,冲淡离别的伤感 4. 最后突然转折,用"冷官变热官"的幻想逗朋友开心

本质上是用插科打诨的方式说:做官别太认真,记得我们的友情,混不好就回来喝酒!把送别写得既深情又轻松。

林正大

林正大(约1200年前后在世),宋代词人。字敬之,号随庵,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庆元前后在世。开禧中(1206年)为严州学官。其好以前人诗文,檃栝其意,制为杂曲,因此被称为宋代最为“专业”的檃栝词人。传世作品有《风雅遗音》二卷,共计四十一首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