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西石人

路逢玉塞翁,箕踞谈轶事。
镇西有八景,鼍城现海市。
烟柳与雪松,淡泊非奇异。
道旁两石人,屹立寒林际。
霜痕留髻鬟,苔纹缀眼鼻。
形象本天生,刻划颇有致。
前朝胡氛侵,汉军十万至。
夜里迷失途,此石解人意。
相引出山坳,杀敌战皆利。
凯旋铙吹喧,戍卒俱赏赐。
光耀及舆台,此君若遗弃。
故垒土花黄,空壕沙草翠。
日暮角声衷,潸然滴清泪。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兵在路边闲聊时提到的传奇故事,通过"石人"的意象展现了战争与遗忘的主题。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用闲聊的方式引出镇西八景中的石人("道旁两石人"),描写它们历经风霜却依然生动的样貌("霜痕留髻鬟,苔纹缀眼鼻")。

2. 中间讲述石人的传奇故事:前朝战争时,十万汉军夜间迷路,这两尊石人竟像活过来一样("此石解人意"),引导军队走出山坳取得胜利。这里用拟人手法让石头有了灵性。

3. 结尾形成强烈对比:得胜的将士都受到封赏("戍卒俱赏赐"),而帮助过他们的石人却被遗忘在荒凉的旧战场("故垒土花黄")。最后用石人"滴清泪"的想象,道出对历史遗忘的感伤。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 - 用普通石头拟人化,赋予其忠义品格 - 通过"有功不赏"的反差,暗示许多历史功臣被遗忘的现实 - 结尾的"流泪"石人形象,让无情之物有了情感,引发读者共鸣

全诗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借石人之泪表达了历史沧桑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些默默奉献的存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