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索镜

情亲留故镜,贱子感遗簪。汉月经时掩,胡尘与岁深。

珠还仍向浦,鹊绕会归林。早晚清光至,窥予白发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一面旧镜子,表达了诗人对亲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前两句写亲友留下旧镜子,让诗人想起"遗簪"的典故(古代女子丢失发簪会伤心,比喻珍视旧物)。镜子虽普通,却承载着亲人间的深厚感情。

中间四句用月亮被云遮、北方战乱持续,暗示时间流逝和世事动荡。但诗人仍怀抱希望:珍珠终会回到水边,喜鹊总会飞回树林,比喻自己终将与亲人团聚。

最后两句是全诗最动人的部分:诗人想象有一天月光洒下,照进这面镜子时,能让他看清镜中母亲的白发。这里没有直接写思念,但通过"白发亲"这个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岁月无情和游子对母亲的牵挂。

全诗语言朴素却情感浓烈,用镜子串联起战乱年代普通人对亲情的珍视,以及无法陪伴家人的遗憾。最妙的是结尾的留白——诗人没有写自己是否真的看到了母亲,只留下一个充满温情的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体会那份深沉的思念。

张继

张继(约715~约779)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