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幻住庵中峰和尚莲池野亭小像

亭前池水生莲花,亭中老禅方结跏。
双枝作供净瓶里,彷佛玉井衔丹霞。
世上莲花亦常有,玉堂不比丹青手。
水底冰蚕已化龙,绝世于今故无偶。
师是莲花花是师,亭亭净植涅不淄。
胸中五色舌上吐,烂漫写出莲花词。
世间物物皆为幻,我托斯图作真看。
君不见中峰峰上十丈莲,吹香夜夜到诸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禅意与诗意的场景,通过对莲花与僧人的刻画,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首句“亭前池水生莲花,亭中老禅方结跏”,描述了一个美丽的环境:在亭子前面,池塘里长满了莲花;亭子里坐着一位老和尚正在打坐。这里的“结跏”指的是打坐的姿态,暗示老和尚正在冥想静心。

接下来,“双枝作供净瓶里,彷佛玉井衔丹霞”,描绘了老和尚将莲花插在净瓶里的场景,并用“玉井衔丹霞”来比喻莲花的鲜艳美丽,既表现了莲花的圣洁,也暗示了禅道的高雅。

“世上莲花亦常有,玉堂不比丹青手”,这里提到世间虽然也常见莲花,但没有人能像画家一样把莲花描绘得如此生动和美丽。这里强调了诗人的绘画技艺之高超,让莲花的形象更加生动。

“水底冰蚕已化龙,绝世于今故无偶”,用“冰蚕化龙”的比喻,形容莲花虽在水中,却蕴藏着变化与生命力,仿佛冰蚕蜕变成为龙,生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这句也表达了老和尚如同莲花一样,通过禅修能够获得超脱世俗的境界。

“师是莲花花是师,亭亭净植涅不淄”,这里直接点明了莲花与老和尚之间的关系:莲花就是老和尚,老和尚就是莲花,两者融为一体,表达了禅宗中“物我合一”的哲理。

“胸中五色舌上吐,烂漫写出莲花词”,这里描写老和尚内心充满了五彩缤纷的思想,用语言表达了对于莲花的理解,生动描绘了禅宗诗人通过语言来传递禅意的情景。

“世间物物皆为幻,我托斯图作真看”,最后两句表达了万物皆为虚幻,诗人通过绘画来寻求真实的本质。这句诗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超脱和对禅道的追求。

“君不见中峰峰上十丈莲,吹香夜夜到诸天”,最后一句以梦见十丈莲花的形象,加强了整首诗的禅意和美好,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莲花和禅师的形象,表达了一种禅道美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真谛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