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 汴城访艮岳遗址

城东路,惟有几缕残杨,夕阳天暮。
荒凉三两人家,路旁借问,前朝故处。
暗凝伫,闻说昔年冈阜,杂花生树。
平明辇道无尘,漏声点点,琼津报曙。
题遍椒崖丁障,翠华临幸,炉烟春驻。
愁入绛霄,楼前声动鼙鼓。
黄沙北徙,胡骑翻歌舞。
浑谁问,宫中环佩,飘零无数。
寂寞寒鸦语。
乱芜没了,荒砖断础。
呜咽河流去,凭吊意茫茫,兴亡今古。
旧时夜月,曲终凄苦。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访问汴城艮岳遗址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深深感慨。

诗词开篇,诗人走在城东的路上,眼前只有几缕残破的杨柳和夕阳下的暮色,周围的人家也显得荒凉冷清。他向路人打听前朝的旧址,心中暗自沉思。这里,诗人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象,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昔日的繁华景象:山冈上杂花生树,清晨的辇道一尘不染,漏声点点报晓。这里,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昔日的盛景,与眼前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显出历史的无情。

然后,诗人提到昔日皇帝临幸的景象,以及后来战乱带来的愁苦。黄沙北徙,胡骑翻歌舞,宫中的环佩飘零无数,这些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诗人用“浑谁问”表达了对这段历史的无奈和悲愤。

最后,诗人站在遗址上,听着寒鸦的叫声,看着荒芜的废墟和呜咽的河流,心中涌起茫茫的凭吊之意。他感叹兴亡今古,旧时的夜月也变得凄苦。这里,诗人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使读者在感受景物凄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悲凉。

整首诗词通过对古今景象的对比和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深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悲愤。它让读者在欣赏诗词之美的同时,也能思考历史的教训和人生的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