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性灵迂僻学术空虚幸逢好古之君获在藏书之府惟无功而禄重招髦彦之讥而多病所萦实喜优闲之任居常事简得以狂吟因成恶诗十章以蓬阁多馀暇冠其篇而为之目亦乐天何处难忘酒之类也尘黩英鉴幸赐一览下情不任兢灼之至 其四
蓬阁多馀暇,优游味可知。
宴酣阶拥雪,坐久砚生澌。
遇话闻新事,因闲检旧诗。
已成疏懒性,亲友莫相嗤。
宴酣阶拥雪,坐久砚生澌。
遇话闻新事,因闲检旧诗。
已成疏懒性,亲友莫相嗤。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藏书丰富的官府中,享受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己在闲暇时光中的心境和状态。
首先,诗人提到自己在“蓬阁”(即藏书的地方)有很多空闲时间,可以悠闲地品味生活。这里的“优游味可知”表达了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接着,诗人描述了具体的场景:在宴会上,台阶上积满了雪,坐久了砚台里的墨水都结冰了。这些细节不仅描绘了寒冷的冬日景象,也暗示了诗人长时间沉浸在思考和创作中。
然后,诗人提到在与他人交谈时,听到了新的故事,这让他感到新鲜有趣。同时,他也利用闲暇时间翻阅旧诗,回顾过去的创作。这表明诗人既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新事物,也不忘回顾和反思过去的经历。
最后,诗人坦承自己已经养成了疏懒的性格,不再像过去那样勤奋。他希望亲友们不要嘲笑他,因为这种悠闲的生活方式是他所喜爱的。这里的“亲友莫相嗤”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选择的理解和坚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悠闲生活中的满足和自省。它不仅描绘了冬日里的宁静时光,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己性格的坦然接受。
李至
(947—1001)宋真定人,字言几。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八年,拜参知政事。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求解机政。命兼秘书监,总秘阁藏书。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主张弃灵州,安抚西夏。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徙知河南府。与李昉以诗相酬,有《二李唱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