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犯剪梅花 回山息影,闭户理愁。读六禾蓼芦二词,泠然秋色动摇几案间,愈难为怀。爰依韵和之 其一 辘轳金井·芦花

鲤鱼风起(仍用蒲江句起韵。)。
剪梨云遍地,远弥天际。
弹粉林峦,得王维图意。
澜翻湖底。
愁鱼嚼、与红同碎⑴。
搅透秋心,催来暮境,谁能堪此。
诸天尘劫待洗(芦灰可浣物。)。
缀枝头朝露,如炫珠泪。
鬓白萧疏,对江关颜悴。
伊人在水。
访生处、蒹葭乡里。
吹絮帘栊,装棉屏障,教人寻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深秋芦花飘飞的萧瑟画面,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作者孤寂愁苦的心境。

上片以"鲤鱼风"(秋风)开篇,用"剪梨云"形容芦花像被剪碎的云朵铺满天地。这里用王维山水画的意境,将自然景物艺术化。最特别的是"愁鱼嚼碎红"的想象——水中的鱼仿佛在啃咬倒映的红霞,把晚霞都嚼碎了,这个超现实的画面生动表现了秋色带来的破碎感。

下片转入更深的哀愁。"芦灰浣衣"的典故暗示想洗去尘世烦恼,但枝头露水却像炫耀的泪珠,反衬出作者的憔悴。用"伊人在水"引出《诗经》典故,暗指思念之人遥不可及。最后芦花飞入窗帘、粘上屏风的日常场景,反而最让人回味无穷。

全词妙在: 1. 把无形的"秋愁"具象化——用嚼碎红霞的鱼、炫泪的露珠等新奇比喻 2. 动静结合——飘飞的芦花与静止的山峦、湖水形成对比 3. 愁绪层层递进,从景物到人生境遇,最后落回生活细节,余味悠长

就像用镜头由远及近:先拍整个芦花飞舞的湖山,再特写水中的鱼和倒影,最后聚焦到窗边的一簇芦花,在细微处见深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