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读书岩

杜陵佳丽地,千古尽英游。云烟去天尺五,绣阁倚朱楼。

碧草荒岩五亩,翠霭丹崖百尺,宇宙为吾留。读书名始起,万古入冥搜。

凤池崇,金谷树,一浮鸥。彭殇尔能何许,也欲接余眸。

唤起终南灵与,商略昔时名物,谁劣复谁优。白鹿庐山梦,颉颃天地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历史底蕴和自然美景的读书胜地,表达了作者对知识、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

上片(前八句): 开篇用"杜陵佳丽地"点出这个地方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云烟去天尺五"用夸张手法写这里离天很近,暗示环境超凡脱俗。"碧草荒岩"和"翠霭丹崖"用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勾勒出一幅壮美的山水画卷。"宇宙为吾留"一句霸气十足,表现出读书人胸怀天下的气概。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在这个读书岩,人们通过阅读与千古智者神交。

下片(后九句): 用"凤池"(权贵之地)、"金谷"(富豪之居)与"浮鸥"对比,说明荣华富贵都如过眼云烟。"彭殇"(长寿与短命)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人生无常。接着作者呼唤终南山的精灵,要与古人一较高下,看谁更优秀。最后用"白鹿"(隐士象征)和"庐山"(文化名山)的典故,表达自己渴望像古人一样超然物外,在天地间自由翱翔的志向。

全词特色: 1. 善用对比:将权贵与隐士、长寿与短命、古今人物进行对比 2. 意象丰富:云烟、丹崖、浮鸥等意象共同营造出空灵意境 3. 气势恢宏:从"宇宙为吾留"到"颉颃天地秋",展现出开阔的胸襟 4. 哲理深刻: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探讨人生意义

这首词的魅力在于它既描绘了令人神往的读书环境,又通过自然与历史的对话,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激励人们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

廉希宪

(1231—1280)元畏兀儿人,一名忻都,字善甫,号野云。布鲁海牙子。幼魁伟,举止异凡儿。稍长,笃好经史,年十九,入侍忽必烈于藩邸,以性善义利仁暴之旨为对,世祖目为“廉孟子”,由是知名。宪宗四年,为忽必烈京兆分地宣抚使,首请用许衡提举学校,教育人材。九年,从攻宋鄂州,请尽释军中所俘士人。十一年,起为北京行省平章政事。次年,元军取宋江陵,帝令希宪行省荆南。至镇,禁剽掠,录用宋朝官吏,发仓粟赈饥,兴学校,选教官。十四年,因病召还。卒谥文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