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 送董舜民之庐山用周美成春景原韵
西江路。多少湓浦波涛,鞋山烟树。相传白傅当年,月明送客,青衫湿处。
船须伫。记得南康一郡,大江门户。此中万叠匡庐,夜深毛女,缘崖笑语。
君到试窥峭壑,萦红缭碧,狮蹲豹舞。第一为讯栖贤,可能如故。
扪萝剔藓,好划纪游句。只休望、楚江赤壁,吴天瓜步。
怕事随潮去。望时又惹,高人愁绪。短发搔千缕。君且坐峰头,拈花成雨。
晚来拍手,白云堆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送朋友董舜民去庐山时写的,模仿了宋代词人周邦彦的风格。全词用生动的画面和典故,既描绘了庐山美景,又表达了送别时的不舍和祝福。
上片(前半部分) 开篇从长江水路写起,提到九江(湓浦)、鞋山等沿途风景,借用白居易《琵琶行》中"青衫湿"的典故,暗示离别的伤感。接着叮嘱朋友路上停船时,别忘了看看南康(庐山附近)的壮丽山河,还想象了深山夜晚仙女(毛女)在悬崖说笑的奇幻场景。
下片(后半部分) 具体描写庐山奇景:红色绿色的山涧、像狮豹的山石,让朋友记得探访栖贤寺等名胜,在石壁上题诗留念。但突然转折提醒:别总回望家乡(楚江赤壁)和曾经游历的地方(吴天瓜步),免得触景生情。最后用浪漫的想象收尾:希望你坐在山顶看云雾如花雨,傍晚时拍手笑看云海翻腾——这是对朋友旅途最诗意的祝福。
全词妙在虚实结合: 1. 地理实景+神话想象:真实的山名水名中穿插仙女传说 2. 离愁+洒脱:既有"怕事随潮去"的担忧,又用"拍手观云"化解愁绪 3. 历史感+现场感:白居易的典故与即时的送别场景自然融合
就像现在朋友要去旅行,你既帮他规划打卡景点("记得去栖贤寺"),又开玩笑说"别老想家",最后祝他"玩得尽兴拍好看照片"——古今人情其实相通。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