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武昌南楼

十万鳞鳞俯绣甍,拂云自旧侈峥嵘。
江趋座右双流合,山入屏闲八字横。
祢史醉魂荒树远,庾郎尘骨古苔生。
兴来朗拍栏干立,不必重骑碧海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登武昌南楼》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武昌南楼上,俯瞰四周壮丽景色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的开头“十万鳞鳞俯绣甍,拂云自旧侈峥嵘”描绘了楼下的繁华景象:鳞次栉比的房屋,高耸入云的楼阁,展现了武昌的繁华与壮丽。这里的“鳞鳞”形容房屋密集,“绣甍”指华丽的屋顶,而“拂云”则表现了楼阁的高度,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接着,“江趋座右双流合,山入屏闲八字横”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诗人站在楼上,看到两条江流在脚下交汇,远处的山峰像屏风一样横亘在眼前。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将江流和山峰的壮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然后,“祢史醉魂荒树远,庾郎尘骨古苔生”转向了历史感慨。诗人提到了两位历史人物——祢衡和庾信,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祢衡是东汉末年的才子,因醉酒而名垂青史;庾信则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沉思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最后,“兴来朗拍栏干立,不必重骑碧海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他站在栏杆旁,心情舒畅,觉得即使不骑上传说中的碧海鲸鱼,也能感受到自由和快乐。这一句展现了诗人豁达的心态,他不追求虚幻的理想,而是珍惜眼前的自由与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武昌南楼上的壮丽景色,结合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黄简

名或作居简。宋建宁建安人,字元易,号东浦。工诗。隐居吴郡光福山。理宗嘉熙中卒。有《东浦集》、《云墅谈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