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行
君不见湖州直在太湖东,香枫成林橘青葱。
山川迢迢丽村渚,秋城淡淡遮苍穹。
亭皋百里少荒土,风俗清朴勤桑农。
充肠非独多薯蓣,宴客兼有锦鲤红。
白屋朱邸亘原野,黔首击壤歌年丰。
今岁野夫四十一,追忆往日真如梦。
腐儒营斗粟,闾阎挽长弓。
盗贼如麻乱捉人,流血谁辨西与东?
又闻大户贪官爵,贿赂渐欲到三公。
豪仆强奴塞路隅,猰貐豺狼日纵横。
皇天无眼见不及,细民愁困何时终?
安得圣人调玉烛,再似隆庆万历中。
天下蚩蚩安衽席,万国来朝大明宫。
山川迢迢丽村渚,秋城淡淡遮苍穹。
亭皋百里少荒土,风俗清朴勤桑农。
充肠非独多薯蓣,宴客兼有锦鲤红。
白屋朱邸亘原野,黔首击壤歌年丰。
今岁野夫四十一,追忆往日真如梦。
腐儒营斗粟,闾阎挽长弓。
盗贼如麻乱捉人,流血谁辨西与东?
又闻大户贪官爵,贿赂渐欲到三公。
豪仆强奴塞路隅,猰貐豺狼日纵横。
皇天无眼见不及,细民愁困何时终?
安得圣人调玉烛,再似隆庆万历中。
天下蚩蚩安衽席,万国来朝大明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几个重要方面。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通俗分析:
1. 美好的湖畔风光
开头描述了湖州的美丽景象,湖水环绕,树林郁郁葱葱,秋天的景色如画。山川蜿蜒,连接着村庄;远处的天空笼罩在淡淡的秋色之中。人们生活在和谐安宁的环境中,风俗淳朴,勤劳朴实,桑蚕业发达。人们不仅靠种植红薯维生,还以养殖锦鲤为食,生活富足。2. 丰年与繁荣
诗人形容这里的房屋遍布田野,百姓们敲击着土地庆祝丰收。到了四十一岁这一年,诗人想起过去的岁月,感到如梦一般。眼前的繁荣景象让他感到欣慰。3. 战乱与贪婪
然而,这种和平繁荣并未持久。诗人回忆起从前士兵为了粮食而忙碌,平民为了生计拉弓射箭。盗贼四起,乱抓人,流血事件无法分辨。一些大权在握的人不仅贪赃枉法,甚至利用贿赂窜升至高位。这种腐败行为使得社会中有些人变得强壮而恶毒,就像野兽一样横行。4. 民不聊生
面对这样的社会环境,诗人感到痛苦和无奈。百姓们忧心忡忡,不知道这种困苦何时能够结束。5. 对理想社会的期盼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期盼。他渴望有一位圣明的君主能够治理国家,让人民安居乐业,天下太平。诗人希望重现明朝中期的繁荣景象,那时天下安宁,万国来朝,大明宫成为世界的中心。总结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州的美丽风光和百姓的幸福生活,展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两个侧面:一个是和平繁荣的景象,另一个是战乱腐败的社会。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希望能够实现一个和平、繁荣、公正的理想社会。魏耕
(?—1663)明末清初浙江慈溪人,字楚白,号雪窦山人,原名时珩,又名璧,别名苏。明末诸生。明亡,于浙东抗清,失败后隐居苕溪,与钱缵曾及祁理孙、祁班孙兄弟等交往,尽读祁氏淡生堂藏书。又与郑成功通消息,劝之入江攻南京。郑军败退后,清政府获悉谋划所出,遂遭捕杀。有《息贤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