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为悼念好友张仓曹(姓张的仓曹参军,官职名)而作,表达了对友人早逝的痛惜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前四句写友人命运坎坷:人生万事都白白耽误了("蹉跎"),在九泉之下该有多么遗憾。"环卫"指卑微的官职,"转蓬"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说明友人官职低微、身世飘零。
后四句转为追忆与哀思:"丽藻"指友人出色的文采,曾独领风骚;"烂柯"用晋代王质观棋的典故,暗示友人本可享受闲适生活。结尾最动人:春风中的宛陵路上,只见载着灵柩的船("丹旐"指灵幡)在沧波中远去,用明媚春景反衬死亡之悲,画面感极强。
全诗没有直接哭嚎,而是通过对比手法(生前抱负与身后凄凉、春日美景与死亡阴影)含蓄表达哀思,体现了唐诗"哀而不伤"的美学特点。最打动人的是末句那个渐行渐远的灵船意象,让读者仿佛看到诗人独立江边目送友人的背影,余韵悠长。
窦常
窦常(746~825),字中行,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郡望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大历十四年,登进士第。贞元十四年,为淮南节度使杜佑节度参谋,后历泉州府从事,由协律郎迁监察御史里行。元和中,佐薛苹、李众湖南幕,为团练判官、副使。入朝为侍御史、水部员外郎。八年出为朗州刺史,转夔、江、抚三州刺史,后除国子祭酒致仕。诗入《窦氏联珠集》,《全唐诗》存诗26首。与其兄弟牟、群、庠和巩并称“五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