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荆州夜晚偶遇亲友的复杂心情,语言平实却情感深沉。
首联"山海两分岐,停舟偶似期"用山海相隔比喻人生分离的常态,而偶然停船相遇却像冥冥中的安排。这种巧合既让人惊喜,又暗含命运无常的感慨。
颔联"别来何限意,相见却无辞"道出久别重逢的典型心境:分离时有千言万语想说,真正见面时反而无言以对。这种"近乡情更怯"的心理描写非常真实动人。
颈联"坐永神凝梦,愁繁鬓欲丝"通过细节展现深情:相对而坐恍如梦境,愁思太多让鬓发都快变白。用"鬓欲丝"这个形象比喻,让抽象的愁绪变得可视可感。
尾联"趋名易迟晚,此去莫经时"是诗人对友人的劝诫:追求功名容易耽误时光,这次分别后不要再久不相见。在平淡劝慰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易逝的慨叹。
全诗以"偶遇"为切入点,用停舟、对坐等日常场景,自然流露出人生聚散、时光易逝的深沉感悟。诗人没有使用华丽辞藻,而是通过真实的心理描写和生活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平凡相遇中的不平凡情感。这种质朴中见真情的写法,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项斯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