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题胡元初太守武黄官廨柳榭图
柳枝独自青青,江山举目全非是。
闻歌子野,伤时张绪,迷离情思。
道士洑边,仙人矶畔,旧游何地。
剩婆娑老泪,画图重看,谁能会、新亭意。
莫问几番摇落,又逢春,东风还媚。
倡条冶叶,柔腰娇眼,阅人多矣。
爱傍章台,如何误种,陶潜门里。
但恁伊送尽斜阳,总不管兴亡事。
闻歌子野,伤时张绪,迷离情思。
道士洑边,仙人矶畔,旧游何地。
剩婆娑老泪,画图重看,谁能会、新亭意。
莫问几番摇落,又逢春,东风还媚。
倡条冶叶,柔腰娇眼,阅人多矣。
爱傍章台,如何误种,陶潜门里。
但恁伊送尽斜阳,总不管兴亡事。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借柳树抒发了深沉的故国之思和人生感慨,手法含蓄却情感浓烈。
上阕以"柳枝青青"起笔,表面写柳树依旧茂盛,实则用"江山全非"道出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词人像东晋名士张绪一样对时局伤感,像听到子野歌声般触动愁肠。提到道士洑、仙人矶这些昔日游玩地,如今只能在画中重温,泪眼婆娑无人能懂他像新亭名士那样的亡国之痛。
下阕笔锋一转,写柳树不管人间兴亡,年复一年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倡条冶叶"形容柳枝像歌女般婀娜,"柔腰娇眼"拟人化描写其风姿。最妙的是结尾:柳树本适合生长在繁华的章台街,却错种在陶渊明这样的隐士门前,暗示词人自己身处乱世的矛盾——既无法真正避世,又无力改变现实,只能眼看夕阳西下,朝代更迭。
全词用柳树贯穿,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巨变交织。柳树既是见证者,又是对照物——它的生生不息反衬出人事无常,它的"不管兴亡"更凸显出词人难以释怀的家国之痛。这种借物抒怀的手法,让沉重的历史感慨变得生动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