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人到中年的一种生活感悟,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表达了清贫自得的心境。
前两句"道在山林胜,心閒岁月迂"是说:真正的快乐在简单自然的山野生活中,当内心悠闲时,连时间都仿佛变慢了。这里用"迂"字形容时间流逝的缓慢感,很生动。
中间四句是生活实况描写:虽然家里穷,但觉得这样反而保持了好的家风;年纪大了,一些老习惯还是改不掉。每天的时间都花在写诗上,维持生活的钱都拿去买酒喝了。这些句子特别真实,把文人那种"穷开心"的状态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儒冠三十载,转觉此身孤"——当了三十年读书人,反而越来越感到孤独。这句道出了全诗的核心矛盾:表面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内心却藏着难以排遣的孤独感。这种"热闹中的孤独"特别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整首诗妙在把文人清高和内心寂寞这对矛盾写得既洒脱又深沉,就像现在很多人发朋友圈"晒穷"其实是在表达另一种生活态度。诗人用买酒钱都不够的窘迫,反衬出精神世界的富足,最后又悄悄流露一丝孤独,让人看到光鲜背后的真实。
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