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攀登泰山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壮景的赞叹和人生感悟。
前两句写泰山的高耸险峻。"神宫"指山顶的庙宇,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登山石阶陡峭难攀,展现了泰山的雄伟气势。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描写山间景色:幽深的山谷中云雾缭绕,孤零零的白鹤祠被白雪覆盖。诗人感觉自己仿佛能通过呼吸直达天庭,而山下的尘世烟火却遥不可及,突出了泰山的高远和超凡脱俗。
最后两句转入人生感慨。诗人遗憾没有看到古代的石刻遗迹,独自吟诵着《梁父吟》这首古曲下山,流露出一种孤独但自在的心境。整首诗将壮丽山景与个人情怀完美结合,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震撼和诗人内心的宁静超然。
丁澎
(约1622—1686)清浙江仁和人,字飞涛,号药园。回族。顺治十二年进士,官主事。充河南乡试副考官,荐升郎中。科场案起,以违例被劾,谪塞上五年。工诗。早年与毛先舒、柴绍炳等人称“西泠十子”,后又与宋琬、施闰章等人号“燕台七子”。有《信美堂诗选》、《扶荔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