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雁过妆楼

寒透纱窗。
欺客袂、凭眺暮色苍茫。
渡头人静,唯见沙鸟回翔。
数点烟峦图画里,顿教归思落吴江。
雁声忙、似闻急橹,来助悲凉。
自酌椰瓢自饮,恨零钟碎柝,偏闰更长。
醉入空帏,枕畔尚有余香。
残蕉被风动影,又不许、愁人到睡乡。
萧寥夜、叹披衣重起,凝对兰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孤独旅人在寒夜里的愁思,像一部细腻的微电影。我们分几个镜头来看:

1. 开篇场景(寒透纱窗...归思落吴江) 就像电影开场:冷风穿透纱窗,暮色中站着裹紧衣袖的旅人。码头空荡荡,只有水鸟盘旋,远处山影如淡墨点缀。突然听到雁鸣,让他想起家乡吴江,仿佛听见了归船的桨声——这里用"雁声忙"和"急橹"的联想,把思乡情绪写得活灵活现。

2. 孤独买醉(自酌椰瓢...偏闰更长) 他拿着椰壳当酒杯自饮自酌,偏偏夜里打更声断断续续,感觉夜晚被拉得特别长。"闰更长"这个比喻很妙,就像说时间被强行充值了,突出度秒如年的煎熬。

3. 辗转难眠(醉入空帏...到睡乡) 带着醉意回到空床,还能闻到枕边残留的香气(暗示曾经有人相伴)。这时风吹芭蕉的影子在墙上摇晃,像故意不让他入睡。把"蕉影"写成捣乱的家伙,比直接说失眠更生动。

4. 深夜独坐(萧寥夜...凝对兰釭) 最后他披衣起身,对着油灯发呆。这个定格镜头里,"兰釭"(香灯)的暖光与寒夜形成对比,就像他内心孤独与温暖记忆的交战。

全词妙在把抽象的情绪都转化成可感的具体事物:冷风、雁叫、灯影、更声,连芭蕉都成了"不让睡觉的坏蛋"。看似写景,实则句句都在画一颗思乡的、失眠的、借酒消愁的心。就像我们深夜emo时,看什么都带着情绪滤镜一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