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山中兰叶径,城外李桃园。
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花的小路,城外还有种满桃李的园子。
岂知人事静,不觉鸟声喧。
远离了凡尘俗世安静下来,连鸟叫声也丝毫不觉喧闹。
岂知:哪里知道。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林中有一条路边长满兰花的小路,城外还有种满桃李的园子。
远离了凡尘俗世安静下来,连鸟叫声也丝毫不觉喧闹。
注释
岂知:哪里知道。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恬淡的山居图景,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前两句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两个画面:山间小径旁静静生长的兰草,和城外围热闹的李树桃花林。这里"兰叶"象征高洁,"李桃"代表世俗,形成隐逸与繁华的对照。
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当人真正静下心来,反而不会觉得鸟鸣嘈杂。这里藏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外在环境的热闹与否,其实取决于内心是否安宁。就像住在山里的人,因为心境平和,连鸟叫声都成了自然的伴奏。
全诗最妙的是用最平常的景物(兰草、桃李、鸟鸣),道出了"心远地自偏"的人生智慧。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让读者通过画面自己去体会:真正的宁静不在远离人烟,而在修炼内心。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
王勃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