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前户部陆郎中

出驯桑雉入朝簪,萧洒清名映士林。
近日篇章欺(一作期)白雪,早年词赋得黄金。
桂堂纵道探龙颔,兰省何曾驻鹤心。
离乱事多人不会,酒浓花暖且闲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寄前户部陆郎中》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陆郎中的思念与赞美的诗。诗中通过描绘陆郎中的才华和品格,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的感慨。

首联“出驯桑雉入朝簪,萧洒清名映士林”,诗人用“驯桑雉”和“朝簪”两个意象,形容陆郎中在乡野与朝廷之间自如切换,既有朴实的乡土情怀,又有高贵的朝廷身份。而“萧洒清名映士林”则赞美陆郎中洒脱不羁、清正廉洁的品格,在士林中享有盛誉。

颔联“近日篇章欺(一作期)白雪,早年词赋得黄金”,诗人称赞陆郎中的文采斐然,近期的文章比白雪还要纯净高雅,而早年间的词赋则如同黄金般珍贵。这里通过“白雪”和“黄金”的比喻,突出了陆郎中文笔的精湛和作品的价值。

颈联“桂堂纵道探龙颔,兰省何曾驻鹤心”,诗人用“桂堂”和“兰省”来代指朝廷和官署,暗示陆郎中的仕途顺利,但他并不留恋权位,心中始终保持着如鹤般高洁的志向。这一联体现了陆郎中的淡泊名利和高远追求。

尾联“离乱事多人不会,酒浓花暖且闲吟”,诗人感慨世事纷乱,很多人无法理解这些复杂的变化,不如在酒香花暖的时光中,悠闲地吟诗作赋。这一联既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无奈,也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陆郎中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受到友情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

罗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