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叹(集已载三首) 其五

关东病儒客梁城,五岁十回逢乱兵。
烧人之家食人肉,狼虎炽心都未足。
城里愁云不开城,城头野草春还绿。
五十馀年忠烈臣,临难守节羞谋身。
堂上英髦沈白刃,门前舆隶乘朱轮。
千古伤心汴河水,阴天落日悲风起。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历史故事,背景设定在古代的一个城市梁城,这里发生了一场战争,城中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诗人通过描述战乱中的残酷情景,以及忠诚臣子在乱世中的坚守,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忠贞精神的赞美。

让我们逐句解析:

1. 关东病儒客梁城,五岁十回逢乱兵。 - 这句描述了一个来自关东地区的书生(病儒),长时间(五岁十年)遭遇战乱,多次(十回)面对兵荒马乱的生活。

2. 烧人之家食人肉,狼虎炽心都未足。 - 这里形容强盗和士兵们残忍的行为,他们不仅抢劫,还残忍地烧毁民房,甚至吃人肉,展示了一种野蛮无情的景象。

3. 城里愁云不开城,城头野草春还绿。 - 城里的气氛阴郁如愁云,长时间无法散去,而城外却依旧生机勃勃,野草在春天里依然茂盛。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战争给城市带来的创伤与城市的顽强生命力。

4. 五十馀年忠烈臣,临难守节羞谋身。 - 五十年来忠诚勇敢的官员,在危难时刻仍然坚守节操,不愿苟且偷生。诗人赞扬了这些人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坚定与高洁。

5. 堂上英髦沈白刃,门前舆隶乘朱轮。 - 在官员的府邸里,精英们被杀害(沉白刃),而门前的低等仆役却坐着华丽的马车(乘朱轮)祝贺。这句通过对比,展示了战乱中的不公与残酷。

6. 千古伤心汴河水,阴天落日悲风起。 - 诗人在描写汴河水时,赋予了它永恒的悲伤,阴天落日下的悲凉气氛进一步加深了全诗的悲剧色彩。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背景下的苦难与不公,颂扬忠诚和正义,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对比和强烈的意象,传达了对人性光辉的追求以及对黑暗面的批判。

李涉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