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作

挂席度彭蠡,停桡望匡庐。
苍苍五老峰,秀出东南隅。
气势掩衡霍,峥嵘压东吴。
千岩散秋色,倒影澄江湖。
倏忽霁飞雨,瀑流挂香炉。
悬崖残雪古,涧落垂虹孤。
耸目万仞表,茫茫飞鸟无。
飘然挹空翠,心与浮云俱。
我欲呼谪仙,结巢松已枯。
迟回徒仰止,飞鹢上天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望庐山作》描绘了诗人远望庐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以及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诗的开篇,诗人乘船经过彭蠡湖,停下船桨,远望庐山。他看到的五老峰苍翠雄伟,在东南方显得格外秀美。庐山的磅礴气势甚至超过了衡山和霍山,巍峨地压倒了东吴一带的山川。山峰间散落着秋天的色彩,倒影映在清澈的江湖中,景色如画。

接着,诗人描绘了雨后天晴的庐山。瀑布如飞雨般倾泻而下,悬挂在香炉峰上,宛如一幅壮丽的画卷。悬崖上还残留着古老的积雪,涧水落下时,仿佛一条孤零零的彩虹。诗人抬头仰望,看到高耸入云的山峰,天空茫茫,飞鸟不见,仿佛进入了与世隔绝的仙境。

在这样的景色中,诗人感到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他感受到山中清新的空气,心灵也如浮云般自由飘荡。他甚至想呼唤古代的诗仙李白,与他一起在这片山水间结庐而居。可惜,诗人发现松树已经枯死,无法实现这个愿望。他只能怀着遗憾,继续仰望这片壮丽的山川,感叹自己无法真正融入其中。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庐山壮丽的自然风光,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超脱现实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无限敬仰。诗人用景抒情,将自己的情感与山水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