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其六 题包子梁《美人屏幅》

士女传清照,古人中,张萱周昉,并称名妙。数十年来京兆笔,谁画朝云最好。

有越国,词人包老,燕瘦环肥游戏耳,尽秋波,一点神光到,金粉俗,笔尖扫。

如今霜压苏台草,忆悤悤,飘零书剑,移家洲岛。几幅生绡人似玉,闲倚屏风秋晓,似甚处,相逢一笑。

纸上琴心挑未得,况茂陵,司马非年少,醇酒愿,此生了。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金缕曲 其六 题包子梁《美人屏幅》》主要表达了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描绘一幅美人屏风画,展现了他对艺术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首先,诗人提到了古代著名的画家张萱和周昉,他们都是擅长描绘人物的艺术家。接着,诗人赞美了当代画家包子梁的作品,认为他在描绘美人方面做得最好,尤其是他笔下的美人不落俗套,具有独特的魅力。诗人用“金粉俗,笔尖扫”来形容包子梁的画作,意思是他的画作超越了世俗的华丽,显得更加高雅和生动。

然后,诗人转而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他提到自己如今的生活境遇,仿佛被霜压的苏台草,感到一种孤寂和漂泊。这里的“霜压苏台草”象征着诗人所处的艰难环境。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的漂泊生活,带着书剑四处游历,最终移居到洲岛。这种生活经历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诗词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绘屏风上的美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他提到屏风上的美人如同玉一般美丽,闲适地倚靠在屏风旁,仿佛在某个地方与自己相遇,微微一笑。这种描绘既展现了美人的风姿,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渴望。

最后,诗人感慨自己已经不再年轻,无法像年轻时那样轻易地追求爱情和理想。他用“醇酒愿,此生了”来表达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即希望在余生中能够享受宁静和满足,不再有过多的奢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艺术和人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人在赞美艺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豁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