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漆弩 村居遣兴

长巾阔领深村住,不识我唤作伧父。掩白沙翠竹柴门,听彻秋来夜雨。闲将得失思量,往事水流东去。便宜教画却凌烟,甚是功名了处。

吾庐却近江鸥住,更几个好事农父。对青山枕上诗成,一阵沙头风雨。酒旗只隔横塘,自过小桥沽去。尽疏狂不怕人嫌,是我生平喜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深村的文人,他过着简单而自由的生活,远离世俗的纷扰。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住在深村,穿着宽松的衣服,周围是白沙和翠竹,柴门掩映,听着秋夜的雨声。这些细节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田园画面,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接下来,诗人反思了人生的得失,认为过去的种种经历就像流水一样东去,不再回头。他对功名利禄持淡泊态度,认为即使画像被挂在凌烟阁上,也未必是人生的真正追求。这种超脱世俗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

然后,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住在江边,与江鸥为邻,与几个热心的农夫为伴。他在青山下枕上作诗,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偶尔遇到风雨也不以为意。这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诗人提到村中的酒旗,只需走过小桥就能买到酒。他尽情地放纵自己,不受世俗眼光的束缚,这是他一生中最喜欢的生活方式。这种不拘小节、追求自由的精神,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哲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刘敏中

刘敏中(1243~1318) 元代文学家,字端甫,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人。自幼卓异不凡,曾任中书掾、兵部主事、监察御史等职,因弹劾秉政的桑哥,辞职归乡。后又入为御史、御史都事、翰林直学士,兼国子祭洒、翰林学士承旨等,还曾宣抚辽东山北,拜河南行省参政等。刘敏中一生为官清正,以时事为忧。敢于对贵□横暴绳之以法,并上疏指陈时弊。仕世祖、成宗、武宗三朝,多为监察官,受到皇帝的嘉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