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江风渐老
江风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脉脉人千里。念两处风情,万重烟水。雨歇天高,望断翠峰十二。尽无言、谁会凭高意。纵写得、离肠万种,奈归云谁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在深秋时节登高望远时触发的孤独与思念。
上片用"江风渐老""败红衰翠"等意象,把秋风比作老人,把凋零的花草比作褪色的绸缎,生动展现了深秋的萧瑟。游子站在残阳里听着零星的捣衣声,看着暮色中的景色,新旧愁绪像海浪一样层层涌来。
下片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虽然和心上人互相牵挂,但隔着千山万水。雨停后天空明朗,能看清远处青翠的山峰,却看不到思念的人。纵有千言万语,却无人理解他登高时的心情。就算把满腹愁思写成信,也不知该托谁带给远方的人。
全词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处安放的思念。明明彼此相爱,却被山水阻隔;明明满腹心事,却找不到人倾诉;明明想写信,又不知如何寄达。这种想说说不出的苦闷,想见见不到的煎熬,正是许多异乡游子都经历过的情感困境。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