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月蓬相士

月蓬岩下电,相心不相面。
剑关不露锋,向甚处相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处世智慧。

首先,“月蓬岩下电”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场景:月光洒在岩石上,仿佛闪电般明亮。这里的“电”不仅仅指光线,还暗示了一种瞬间的灵感和洞察力。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在特定时刻,人能突然领悟到某种真理或智慧。

接着,“相心不相面”直接点明了主题。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重要的是看透一个人的内心,而不是仅仅关注他的外表。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容易被外在的表现所迷惑,忽视了一个人的本质。诗人提醒我们,要用心去感知和理解他人,而不是仅凭表面现象做出判断。

然后,“剑关不露锋”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思想。剑关是指险要的关口,而“不露锋”则意味着不轻易展示自己的锋芒。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和力量往往隐藏在平凡之中,不需要时刻显露。一个人在处事时,应该保持低调和谦逊,不要急于表现自己。

最后,“向甚处相见”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到底要在哪里才能真正地相遇和理解彼此?这不仅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也是对自我认知的探索。诗人通过这个问题,引导我们去寻找更深层次的交流和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接触上。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看透本质、保持低调、追求深层次理解的思想。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时,要用心去感知,不要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这种智慧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释子益

释子益(?~一二六七),号剑关,剑州(今四川剑阁)人。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初住隆兴府兴化寺。移住隆兴府云岩寿宁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入住福州西禅怡山长庆寺。三年卒。为南岳下二十世,无准师范禅师法嗣。有《剑关子益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林希逸所撰序。释子益诗,以辑自《语录》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