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赛汉高庙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才华难以施展的无奈。
诗的开头,“昔在唐山曲,今承紫贝坛”,诗人回忆起过去在唐山的美好时光,如今却只能在紫贝坛上继续前行。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接下来,“宁知临楚岸,非复望长安”,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楚地,但内心却不再向往长安。这里的“长安”象征着权力和荣耀,而“楚岸”则代表现实的生活。诗人意识到,即使身处高位,也不一定能实现心中的抱负。
“野旷秋先动,林高叶早残”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旷野中风起,高大的树木叶子早早凋零。这里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
“尘飞远骑没,日徙半峰寒”进一步描绘了远方的尘土飞扬,骑士消失在视线中,太阳渐渐西沉,山峰变得寒冷。这一幕象征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孤独。
最后,“徒然仰成诵,终用试才难”,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努力吟诵,但最终发现才华难以施展。这里的“仰成诵”指的是努力学习和表达,而“试才难”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自然景象的描写以及对才华难以施展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让读者在感受诗人情感的同时,也能对人生有更多的反思。
庾肩吾
庾肩吾(487-551),字子慎,一作慎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省)人。世居江陵。初为晋安王国常侍,同刘孝威、徐摛诸人号称“高斋学士”。简文即位,进度支尚书,有集十卷。历仕太子中庶子、进度支尚书、江州剌史等职,封武康县侯。工诗,其诗雕琢辞采,讲究声律。胡应麟称其诗“风神秀相,洞合唐规”。《书品》为其重要的书法论著,文中挑选了以东汉张芝居首的草、隶书家共128人,按品位分高、中、低三等,每等再分上、中、下三级。此书的特点在于不是就每件作品加以品评,而是就每一级集中综合品评,区分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