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唐岱仿各家山水画册 其一 万柳含烟

宿雨朝烟二月时,轻黄嫩绿一丝丝。却教少妇愁添乍,无那王孙归意迟。

窣地欲迷芳草路,因风时弄小腰支。扁舟刺处春何许,蘸影如油上下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二月的柳色图,充满细腻的生活气息和淡淡的愁绪。

前两句"宿雨朝烟二月时,轻黄嫩绿一丝丝"像用镜头捕捉了一个雨后清晨:二月的柳枝挂着隔夜的雨珠,晨雾中透出嫩黄淡绿的新芽,每根柳丝都像被春风精心梳理过。这里用"一丝丝"这个叠词,让人仿佛能看到柳条随风轻摆的柔美姿态。

中间四句突然转入人情描写。看到这春色,少妇的愁绪反而更深了——"无那"就是"无奈"的意思,她可能在思念迟迟未归的丈夫("王孙"在古代常指游子)。柳枝低垂几乎要遮住芳草小路("窣地"是垂地而动的样子),随风摆动的样子像在扭动纤细的腰肢,这景象更勾起了少妇的思念。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出现一叶扁舟划过春水。诗人用"蘸影如油"这个绝妙比喻:船桨划破水面时,倒映的柳影就像在油墨画中晕染开来,上下交融。这个画面既真实又梦幻,把整幅春景定格在如水墨般流动的意境中。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自然交融,柔嫩的柳色反衬少妇的愁思,而最终又以开阔的水景化解这份愁绪,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诗中有画"的特质。诗人用"轻黄嫩绿""小腰支"等纤巧的词汇,配合"蘸影如油"这样新颖的比喻,让寻常春景焕发出动人的艺术光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