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次马伯庸尚书(一作和赵子昂)韵二首 其一
滦水桥(一作河)边御道西,酒旗閒挂暮檐(一作夕阳)低。
春从绿(一作玉)树阴中老,云补青(一作苍)山阙处齐。
画戟遥临青琐闼,紫骝解惜锦障泥。
鸾凰自为明时出,宜傍上林高处栖。
春从绿(一作玉)树阴中老,云补青(一作苍)山阙处齐。
画戟遥临青琐闼,紫骝解惜锦障泥。
鸾凰自为明时出,宜傍上林高处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京都的闲适画卷,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宁静祥和的气息。
前两句写的是河边御道旁的酒家:夕阳西下时,酒旗懒洋洋地挂在低矮的屋檐边。这里用"閒挂"和"低"字,把酒旗随风轻摆的悠闲感写活了,让人仿佛能看到傍晚小酒馆的惬意场景。
中间四句像一组风景特写:春天在绿树荫里悄悄流逝,飘来的云朵正好补上了青山缺口;远处官员的画戟仪仗靠近宫门,骏马珍惜地踩着华美的马鞍垫。这些画面既有自然之美(春老、云补山缺),又暗含富贵气象(画戟、锦障泥),但都透着从容不迫的节奏。
最后两句点出主题:凤凰这样的祥鸟,就该在太平盛世时出现,选择上林苑这样的高处栖息。这里用"鸾凰"比喻人才,说贤能之士自然会在好时代展现才华,找到适合的位置。全诗通过日常景物与皇家气象的融合,含蓄地赞美了当时政通人和的社会环境。
曹元用
曹元用(1268年—1330年),字子贞。祖籍阳谷阿城(今嘉祥县纸坊镇李村),后迁居汶上。元代大臣,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并称为“三俊”。元文宗天历二年(1330年)去世,赠正奉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集40卷,名《超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