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启至学惭半古才不逮人虽酷好风骚而不成文

吾家何所有,景物自怜清。
架上书千卷,庭中竹数茎。
纸窗明雪势,茶鼎杂松声。
多谢南宫长,裁诗慰野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简朴而宁静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读书生活的热爱。

首先,诗人自问“吾家何所有”,意思是“我家里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呢?”接着,他用“景物自怜清”来回答,意思是“我家的景物很朴素,但它们让我感到宁静和满足。”这里的“自怜”并不是自悲自怜,而是指这些景物让诗人感到自得其乐。

接下来,诗人具体描述了他家的环境:“架上书千卷,庭中竹数茎。”这就是说,他家里有很多书,庭院里种着几株竹子。这些细节体现出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然后,诗人写到“纸窗明雪势,茶鼎杂松声。”这里的“纸窗”是传统的窗户,诗人通过纸窗看到外面的雪景,窗外的雪光和窗内的茶鼎声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氛围。“茶鼎杂松声”则让人联想到煮茶时茶鼎的声音和远处松树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给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

最后,诗人感谢“南宫长”,这里的“南宫长”可能是指一位朋友或前辈,他写诗来安慰诗人的“野情”,也就是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单而富有画面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读书、自然和宁静生活的热爱。它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美好心境。

李至

(947—1001)宋真定人,字言几。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八年,拜参知政事。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求解机政。命兼秘书监,总秘阁藏书。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主张弃灵州,安抚西夏。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徙知河南府。与李昉以诗相酬,有《二李唱和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