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常阁老晚秋集贤院即事,寄赠徐、薛二侍郎
秘殿掖垣西,书楼苑树齐。秋烟凝缥帙,晓色上璇题。
门接承明近,池连太液低。疏钟文马驻,繁叶彩禽栖。
职美纶将綍,荣深组及珪。九霄偏眷顾,三事早提携。
对案临青玉,窥书捧紫泥。始欢新遇重,还惜旧游暌。
左宦登吴岫,分家渡越溪。赋中频叹鵩,卜处几听鸡。
望阙应多恋,临津不用迷。柏梁思和曲,朝夕候金闺。
门接承明近,池连太液低。疏钟文马驻,繁叶彩禽栖。
职美纶将綍,荣深组及珪。九霄偏眷顾,三事早提携。
对案临青玉,窥书捧紫泥。始欢新遇重,还惜旧游暌。
左宦登吴岫,分家渡越溪。赋中频叹鵩,卜处几听鸡。
望阙应多恋,临津不用迷。柏梁思和曲,朝夕候金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宫廷景象,充满了对仕途荣耀和友情的感慨。
首先,诗人描绘了宫廷的华美环境:宫殿、书楼、苑囿的树木在秋天的烟雾中显得庄重而美丽。清晨的阳光洒在精美的建筑物上,显得格外耀眼。接着,诗人提到了宫门和池水,象征着宫廷的尊贵与宁静。钟声和繁茂的树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象征着宫廷的秩序与繁荣。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满足和荣耀感。他提到了自己身居高位,深受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感到非常自豪。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与同僚的友情,尤其是对即将分别的友人的不舍之情。诗人回忆起与友人一起读书、讨论的情景,感叹时光流逝,友情珍贵。
随后,诗人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他希望友人在新的仕途上能够顺利,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诗人用“柏梁思和曲”来比喻自己与友人的友情,希望这种友情能像柏梁台的乐曲一样长久流传。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宫廷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满足、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描写,也有对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包佶
包佶,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幼正、闰州延陵(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历任秘书监、刑部侍郎、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严正,所至有声。因疾辞官,卒于故里。封丹阳郡公。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秘书监,封丹阳郡公,居官谨确,所在有声。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音卓,指技艺精湛、经验丰富)。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之爱,晚岁沾风痹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