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充满野趣的山水画卷,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仿佛能亲眼看到那些景色。
开头两句写的是险峻的山势和奇幻的光影:陡峭的岩壁在夕阳斜照下显得格外险峻,山间雾气在阳光折射下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奇幻景象。这里用"削壁危岩"形容山势险要,"岚光五采"则突出了光影的魔幻感。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山野情趣:深山里有连猿猴都难到达的幽深之处,也有连马儿都会迷路的迂回小路。人们喜爱雨后初晴时山外绚丽的晚霞,而大自然则像一幅会动的画,处处都是诗意。这里"猿能到"和"马不知"的对比很有趣,既写出山路的复杂,又带着几分幽默。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什么时候能拄着拐杖登上高处,把脚下翻腾的云海尽收眼底呢?这个结尾既表达了向往之情,又用"云烟一幅披"的比喻给全诗留下悠长的余韵。
全诗最妙的是把静态的山水写出了动态的美:斜照的日光、流动的岚气、迷路的马儿、变幻的晚霞,最后连登高看到的云烟都在翻涌。诗人不仅用眼睛看景,更用整个身心在感受自然,所以才能写出这样既有气势又灵动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