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诏
王功先美化,帝略蕴戎昭。鱼骊入丹浦,龙战起鸣条。
长剑星光落,高旗月影摇。昔往摧勍寇,今巡奏短箫。
旌门丽霜景,帐殿含秋飙。河池水未结,官渡柳初凋。
边烽夕雾卷,关陈晓云销。鸿名兼辙迹,至圣俯唐尧。
睿藻烟霞焕,天声宫羽调。平分共饮德,率土更闻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场战争的场景,以及战争胜利后的和平与繁荣。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胜利后的宁静。
首先,诗人提到了“王功先美化,帝略蕴戎昭”,意思是君王的功绩首先在于美化国家,帝王的策略在于展现军事的辉煌。这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强调了君王在战争中的作用。
接着,“鱼骊入丹浦,龙战起鸣条”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鱼和龙在这里象征着双方军队,丹浦和鸣条则是战场的地名。诗人用“龙战”来形容战争的激烈,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
“长剑星光落,高旗月影摇”进一步渲染了战场的氛围。长剑在星光下闪烁,旗帜在月影中摇曳,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感受到战争的紧张和激烈。
然后,“昔往摧勍寇,今巡奏短箫”对比了战争的过去和现在。过去是摧毁强敌,现在是巡游奏乐,战争已经结束,和平已经到来。
“旌门丽霜景,帐殿含秋飙”描绘了胜利后的景象。旌旗在霜景中显得格外美丽,帐殿在秋风中显得格外庄严,这些描写展现了胜利后的宁静和荣耀。
“河池水未结,官渡柳初凋”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战争的影响。河池的水还未结冰,官渡的柳树刚刚凋零,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战争后的自然变化。
“边烽夕雾卷,关陈晓云销”描绘了边防的景象。边烽在夕雾中卷起,关陈在晓云中消散,这些描写展现了边防的宁静和战争的结束。
最后,“鸿名兼辙迹,至圣俯唐尧。睿藻烟霞焕,天声宫羽调。平分共饮德,率土更闻韶”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鸿名和辙迹象征着君王的功绩,至圣俯唐尧则是对君王的赞美。睿藻和天声描绘了君王的智慧和威严,平分共饮德和率土更闻韶则是对和平与繁荣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和胜利后的宁静,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诗人通过对比战争的过去和现在,强调了君王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对和平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