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米元章龙真行①

秦火荡焚天地赤,孔堂坏后无馀壁。
不知科斗六书文,化作龙蛇二王迹。
集贤他日作仙久,官姓篆章存历历。
自怜黄眼未亲逢,一段因依徒夺魄。
元章挥洒早惊动,秘箧墨皇曾敬识。
孤标未要后生知,劣许下官论莫逆。
好奇举世不多得,神物尤来终变易。
神锋双合会有时,真玺一飞无处觅。
颇闻秘箧作讹语,别有扰龙招异客。
不如乾没归去来,胜在个家遭水厄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书法艺术的珍贵和传奇色彩,用生动的故事和比喻来展现古代书法名作的神奇魅力。

开头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做铺垫,说很多古代文字都被烧毁了,但像"科斗文"这样的古老文字却神奇地变成了王羲之、王献之(二王)的书法杰作。这里用"龙蛇"形容书法笔画的灵动飘逸。

中间部分讲书法作品的传奇经历:说这些作品曾被收藏在集贤院,上面还盖着官印。诗人感叹自己没机会亲眼见到真迹,但光是听说就让人神往。提到书法家米芾(元章)早年的作品已经让人惊叹,他收藏的珍贵墨宝更是令人敬仰。

诗人谦虚地说自己不够资格评价这些作品,但强调真正懂艺术的人不多,而珍贵的艺术品往往命运多舛。用"神锋双合"比喻好作品终会相遇,"真玺一飞"说真迹难以寻觅。

最后用幽默的方式说:听说装书法作品的匣子都会说怪话了,还不如让这些宝贝安然保存,免得像某些人的收藏那样遭遇水灾(这里暗指书法作品被损坏的典故)。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对珍贵文物命运的关切,既有对艺术价值的赞叹,又带着些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人用"龙蛇""神锋"等形象让抽象的书法艺术变得具体可感,读来既有趣味又引人深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