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夜晚的幽会场景,充满了朦胧的美感和微妙的情感。
诗词开篇,“钩月光初吐。半笼昏黄雾。”描绘了一幅月色朦胧的画面,月亮刚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昏黄色雾气,营造出一种安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只愁芳径路多迷,赴。赴。赴。”表达了主人公急切赴约的心情,但又担心小路复杂,容易迷失方向,三次重复的“赴”字,突出了内心的焦急和期待。
“记得檐前,秋千影里,倚墙低树。”这几句回忆了之前与恋人的甜蜜时光,在屋檐下、秋千旁、低矮的树下,他们曾经相依相偎。这些细节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微近香深处。悄悄无人语。”进一步描绘了幽会地点的静谧,花香浓郁,四周悄无声息,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两个人。然而,“鹦歌只管暗呼人,误。误。误。”突然插入的鹦鹉叫声打破了宁静,误以为是有人来了,三次重复的“误”字,表达了主人公的紧张和忐忑。
最后,“莫便窥窗,恐他姊妹、花阴闲步。”主人公担心被人发现,尤其是怕被姐妹们撞见,提醒自己不要轻易窥视窗外,以免被发现。这几句展现了主人公对这次幽会的谨慎和小心翼翼。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重复的词语,生动地表现了一个夜晚幽会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的期待和担忧,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隐秘而甜蜜的情感。
丁澎
(约1622—1686)清浙江仁和人,字飞涛,号药园。回族。顺治十二年进士,官主事。充河南乡试副考官,荐升郎中。科场案起,以违例被劾,谪塞上五年。工诗。早年与毛先舒、柴绍炳等人称“西泠十子”,后又与宋琬、施闰章等人号“燕台七子”。有《信美堂诗选》、《扶荔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