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送王荩臣

绿鬓青云,王郎故是乘骢侣。阿龙风度。想在乌衣住。带得春来,又共春归去。江头路。美人何处。官柳吹风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点绛唇 送王荩臣》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王荩臣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感伤。

首先,“绿鬓青云”描绘了王荩臣年轻有为的形象,他有着乌黑的头发和高远的志向,仿佛乘着骏马一路飞驰。而“阿龙风度”则是指王荩臣有着龙一般的气质和风采,让人联想到他可能出身于显赫的家族,住在乌衣巷那样的地方,象征着高贵与荣耀。

接下来,“带得春来,又共春归去”意味着王荩臣的到来像春天一样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而他的离去又像春天一样悄然逝去,让人感到时光的无情和离别的无奈。这里的“春”不仅仅指季节,更象征着友情和美好时光的流逝。

最后,“江头路。美人何处。官柳吹风絮”则描绘了诗人送别时的场景。江边的路上,诗人目送着王荩臣离去,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思念。而“美人何处”则暗示了诗人对王荩臣的牵挂和期盼,希望他能早日归来。官柳随风飘舞,仿佛也在为离别而哀伤,增添了诗中的感伤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王荩臣的形象和离别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他深深的友情和离别时的感伤。语言优美动人,情感真挚深刻,让人在阅读时不禁为之动容。

程文海

程钜夫(1249年—1318年),初名文海,因避元武宗海山名讳,改用字代名,号雪楼,又号远斋。建昌(今江西南城)人,祖籍郢州京山(今属湖北)。元朝名臣、文学家。程钜夫少与吴澄同门。南宋末年,随叔父降元,入为质子。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拜侍御史,行御史台事,于江南推荐赵孟頫等二十余人,皆获擢用。丞相桑哥专政,程钜夫上疏极谏,几遭杀害。延祐五年(1318年)去世,年七十。泰定二年(1325年),追赠大司徒、柱国,追封楚国公,谥号“文宪”。程钜夫历事四朝,为当时名臣,其文章雍容大雅,诗亦磊落俊伟。有《雪楼集》三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