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钱公画马歌为榕全尚书作

相马如相士,权奇常在骨。国马饥食玉山禾,国士衣寒直庐宿。

南国岳岳天人姿,来自碧鸡金马池。神凝气敛风趣逸,铁汉端如刘器之。

帝有诤臣烛奸欺,义所未安昌其词。宁肯媕娿作仗马,食三品料侍赤墀。

平生师友罕同调,落落倾襟姚与邵。故其退食燕闲时,落笔解衣滂礴为。

偶写渥洼天马姿,风鬃雾鬣不可鞿。双瞳夹镜尾卓锥,散放烟莎丹棱陂。

不待刷燕而秣楚,精爽方圆中矩规。旁有小驹相因依,碨礌痒摩枯树枝。

有如养到木鸡候,正容悟物砭火驰。一洗凡马簸万古,云烟过眼传妙楮。

何书物色偶得之,长风飒沓生廊庑。扈从木兰油幕睹,酹以法酒挏马乳。

榕公相士如相马,刮弃骈阗擢娴雅。今之相者何举肥,南园写真知者寡。

家世中朝第一人,锁闱校士觅骐驎。时危正杖异材出,事往犹留翠墨新。

再持惜抱人伦鉴,网得渥洼真绝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画马和相马的故事,表达了识别人才的重要性。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相马如相人:开头用相马比喻识别人才,强调真正的人才(国士)和好马(国马)一样,本质在于内在品质。好马吃优质饲料,人才却可能处境艰难。

2. 画中马的形象:中间部分生动描写画中的骏马:鬃毛飞扬、眼睛明亮、尾巴笔直,在草地上自由奔跑。旁边还有小马驹蹭树玩耍,画面充满生机。这些描写其实是在比喻人才的品格——既有锋芒又不失规矩。

3. 借马谈人才选拔:诗人批评当时社会只看表面("举肥"指选马只看肥瘦)的选拔方式,赞赏"榕公"(指收画人)能像伯乐一样发现真正人才。最后提到在困难时期更需要特殊人才,暗示画作寄托着对人才的期待。

全诗巧妙地把看画、说马、论人结合在一起,用生动的画面表达深刻的人才观。诗人通过称赞这幅马画,实际上是在倡导一种重视真才实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理念。画中自由奔放的骏马,象征着不受束缚的杰出人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