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梅溪先生春游韵

前途几处杏花红,小艇轻移杨柳风。
入胜悠然寻钓渚,漫携斗酒学苏公(载酒)。
芳林佳日寄遐心,闲掩焦桐径入深。
不羡期牙千古遇,缘何山水发清音(携琴)。
闲过村坞独徘徊,胸次偏因霁色开。
一片白云轻出岫,无心不辨去还来(看云)。
迟日悠游意欲仙,偶携竹杖步花前。
寻春紫陌非迷路,却看君能道我仙(策杖)。
绿林掩映屋欹斜,几度游人问酒家。
何必桃源风景好,春郊无处不飞花(村店)。
春生浅草送轻寒,陌上花开牧笛残。
野径偶然逢雨露,独邀青眼许相看(野花)。
当轩黛色碧天齐,绿树遥凌云脚低。
饱看已知幽兴熟,青峰江上早留题(山色)。
深山寒玉听琮琤,省识中泠春水生。
一勺原泉无断续,响疑清磬杂松声(泉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春游的画卷,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春天的气息、游玩的乐趣以及内心的感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首先,诗人以“杏花红”和“杨柳风”为引,勾勒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杏花的红艳和杨柳的轻拂,勾勒出一幅充满春意的画面。诗人乘着小船,悠然自得地寻找钓渚,仿佛在效仿苏东坡的洒脱,带着酒壶,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接着,诗人通过“携琴”“看云”“策杖”等细节,进一步展现了春游中的闲适与惬意。他在芳林佳日中选择携带古琴,不是为了追求千古知音的相遇,而是因为山水之间自有清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看云时,诗人感受到心胸的开阔,白云的无心出岫,也让他体会到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而策杖漫步花前,诗人并非迷路,而是有意寻春,体现了对生活的悠然态度。

在“村店”“野花”等场景中,诗人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满足与欣赏。他不必去寻找传说中的桃源,因为春郊的每一处都充满了飞花的美丽。野花的生长、牧笛的悠扬,无不让他感受到大自然的馈赠。即使是偶然的雨露,也让他对野花青眼有加,展现了诗人对细微之处的敏锐观察和深情厚意。

最后,诗人通过“山色”“泉声”等自然景象,进一步升华了对自然的感悟。他站在窗前,看到碧天与青山相映,绿树与云脚相接,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幽静。泉水的琮琤声,仿佛清磬与松声交织,带给他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悠然态度。诗人不仅欣赏外在的美景,更从自然中汲取了心灵的滋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这种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正是这首诗词的精髓与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