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有怀

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
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途中有怀》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故土的思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首联“眷然怀楚奏,怅矣背秦关”写诗人怀念故乡的音乐(楚奏),同时因离开故地(秦关)而感到惆怅。这里用“楚奏”和“秦关”代指家乡和远行之地,体现了他对故土的眷恋和离别的伤感。

颔联“涸鳞惊照辙,坠羽怯虚弯”用生动的比喻描绘自己的处境:像干涸的鱼害怕车辙里的阳光(担心无法生存),像受伤的鸟害怕空中的弯弓(害怕再次受打击)。这两句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脆弱和对前途的忧虑。

颈联“素服三川化,乌裘十上还”借用典故,表达自己虽然努力(像苏秦一样多次上书求仕),却未能如愿,最终落魄而归。这里的“素服”和“乌裘”形成对比,暗示曾经的壮志和现实的失意。

尾联“莫言无皓齿,时俗薄朱颜”是诗人的感慨:别说我没有才华(皓齿),只是世道不看重美好的品质(朱颜)。这句话既是对自身遭遇的无奈,也暗含对世俗的讽刺。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慨。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古代文人在仕途坎坷时的真实心境。

骆宾王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