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春
月榭云窗,任留连宴饮,都忘昏晓。
阳和布暖,次第苑花催报。
红梅半吐,醉中认、谢娘风貌。
歌字稳、莺啭高枝,未惊绣帏人早。
幽居片尘不到。
度凄凉岁月,将愁谁告。
蟠云髻散,镜里几回羞照。
丹青暗展,已句引、万千情调。
从细想、玉艳香温,见时更好。
阳和布暖,次第苑花催报。
红梅半吐,醉中认、谢娘风貌。
歌字稳、莺啭高枝,未惊绣帏人早。
幽居片尘不到。
度凄凉岁月,将愁谁告。
蟠云髻散,镜里几回羞照。
丹青暗展,已句引、万千情调。
从细想、玉艳香温,见时更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幽居中的生活与情感,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孤独、愁绪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上片(前半部分)写的是热闹欢宴的场景。月光下的亭台、云雾缭绕的窗户,人们尽情宴饮,忘记了时间。温暖的春风催开了花园里的花朵,红梅半开,醉眼朦胧中仿佛看到了心爱之人("谢娘"指代意中人)。歌声婉转如黄莺,却未惊醒绣帐中熟睡的人——这里用热闹反衬出女子的孤寂,暗示她虽身处繁华,却心不在焉。
下片(后半部分)转入女子独处的内心世界。她的居所清净无人打扰,但漫长的岁月里,满腹愁苦无人倾诉。发髻松散也懒得整理,甚至羞于照镜子。只能默默展开画卷("丹青"指画作),让画中景象勾起万千情思。最后她陷入回忆:想起曾经与爱人相处的温馨时光("玉艳香温"),期盼着重逢时会更美好。
全词通过"热闹宴饮"与"凄凉独处"的强烈对比,突出女子内心的孤寂。艺术手法上运用了: 1. 以景衬情(用红梅、莺啼反衬孤独) 2. 细节描写(散乱的发髻、羞照镜子的动作) 3. 虚实结合(醉中幻象与现实凄凉) 4. 时空跳跃(从眼前跳到回忆)
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克制的思念——她没有嚎啕大哭,只是"细想"往事,在画作中寻找慰藉,这种隐忍的深情反而更显动人。词中"见时更好"的期待,又给愁绪增添了一丝温暖的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