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诗(百三家集注云。集左氏。)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
饥则啄木,暮则巢宿。
无干于人,唯志所欲。
性清者荣,性浊者辱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啄木诗》用啄木鸟的习性比喻人的品格,传递了简单却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中的啄木鸟就像现实中的普通人:饿了就靠自己的本事找虫子吃("饥则啄木"),天黑就回自己的窝休息("暮则巢宿")。它不依赖别人("无干于人"),只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唯志所欲")。这种独立自主、不麻烦他人的态度,正是诗人推崇的生活方式。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像啄木鸟这样保持本性清净的人会得到尊重("性清者荣"),而被世俗污染、失去本心的人终将蒙羞("性浊者辱")。诗人用"荣""辱"的对比,其实是在说:活得简单纯粹才是真正的体面。

全诗妙在借鸟说人——啄木鸟的"不打扰别人""自食其力",正是对当时社会上攀附权贵、追名逐利风气的讽刺。今天读来依然有现实意义: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守住本心、专注做好自己的事,何尝不是一种可贵的能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