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家养蚕的生动画面,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景:阳光下的桑树林倒映在河面上,景色很美;蚕房里温度适中,不冷不热。这里用"媚"字形容晴川,让自然景色也带上了人情味。
中间四句具体写养蚕的忙碌场景:贵族妇女("翟茀"指华贵车驾)提前来参观,天刚亮就穿着黄色衣服("鞠衣"是古代后妃养蚕时穿的礼服)来看蚕。蚕还没结茧时最让人着急,等蚕茧煮好可以缫丝了,农妇们才能松口气。这里通过贵族和农妇的对比,突出了养蚕的辛劳。
最后两句是感慨:连王宫里的贵妇都这么重视养蚕,普通农家妇女哪敢偷懒呢?用"偷安"这个词,既写出了农家的勤劳,也暗含一丝无奈。
全诗就像一组镜头:先拍桑林美景,再聚焦蚕房里的忙碌,最后拉远视角引发思考。诗人用贵族参观养蚕的细节,巧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农桑生产的重视,也让我们看到农家妇女的辛勤。语言虽然简单,但画面感很强,能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古代养蚕的场景。
马之纯
婺州东阳人,字师文,号野亭。孝宗隆兴元年进士。知徽州比较务。受知张栻,潜心经籍,究极六经诸子百家,人称茂陵先生。宁宗庆元间主管江东转运司文字。有《尚书中庸论语说》、《周礼随释》、《左传类编》、《纪事编年》及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