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 柳
摇曳风前,娉婷雨后,轻轻曼舞腰斜。
看江堤十里,尽翠影笼沙。
教多少离人珍重,别时金缕,别梦寒茄。
更怜伊,招燕藏莺,都在芳华。
算春无奈,便随风,闲意天涯。
任灞水愁生,苏台恨献,何处无家。
消得飘遥千里,纤尘外,漫赏云霞。
料初长宫线,舒眉犹笑春花。
看江堤十里,尽翠影笼沙。
教多少离人珍重,别时金缕,别梦寒茄。
更怜伊,招燕藏莺,都在芳华。
算春无奈,便随风,闲意天涯。
任灞水愁生,苏台恨献,何处无家。
消得飘遥千里,纤尘外,漫赏云霞。
料初长宫线,舒眉犹笑春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扬州慢·柳》以柳树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柳树的柔美与坚韧,同时寄托了人生的离愁别绪和豁达情怀。
上片(前半部分)主要写柳树的姿态和它引发的离愁。开头用“摇曳风前,娉婷雨后”描绘柳枝在风中轻轻摇摆、雨后更显婀娜的姿态,像一位舞者斜着腰肢曼舞。“看江堤十里,尽翠影笼沙”则展现了一幅江边柳树成荫、绿影覆盖沙堤的广阔画面。接着,作者联想到柳树常与离别相关(古人折柳送别),用“教多少离人珍重”带出离别的伤感,提到“别时金缕”(柳叶如金线)和“别梦寒茄”(离别时的凄凉笛声),进一步烘托愁绪。最后以“招燕藏莺,都在芳华”收尾,又回到柳树的生机勃勃,暗示离愁中仍有美好。
下片(后半部分)转向更豁达的视角。“算春无奈,便随风,闲意天涯”写柳絮随风飘散,看似无奈,实则自由洒脱。随后用“任灞水愁生,苏台恨献”化用典故(灞桥折柳、苏州台怀古),说柳树无论在哪里都能扎根(“何处无家”),体现其适应力。接着“消得飘遥千里,纤尘外,漫赏云霞”是点睛之笔:柳絮飘飞千里,超脱尘世,悠然欣赏云霞,传递出一种随遇而安、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结尾“料初长宫线,舒眉犹笑春花”巧妙将柳叶比作宫女的细眉(“宫线”),说柳树舒展枝叶,仿佛笑着面对春花,暗含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全词以柳喻人,既有离别的缠绵,又有漂泊中的从容。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情感层层递进,最终升华到一种通透的生活态度——像柳树一样,既能承受离别之苦,又能随风起舞、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