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重九戏用东坡先生韵)

无热池南,岁寒亭上开新宴。青山芳甸。尽入真如观。
举酒高歌,人在秋天半。晴空远。寒江影乱。何处飞来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秋日宴饮的图景,充满了宁静与悠远的氛围。

开头两句,“无热池南,岁寒亭上开新宴”,点明了地点和时间。在池南的一个凉亭上,人们趁着秋日的凉爽,举办了一场新的宴会。“无热”和“岁寒”暗示了秋天的气候,既没有夏天的炎热,也没有冬天的寒冷,正是适合聚会的好时节。

接下来的“青山芳甸。尽入真如观”,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青山和芳草甸映入眼帘,仿佛一切都进入了“真如观”的境界。“真如”在佛教中指的是事物的真实本质,这里可能暗示着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人们的心灵也回归了平静与真实。

“举酒高歌,人在秋天半”,则直接描绘了宴会中的情景。大家举杯畅饮,高声歌唱,尽情享受着秋天的美好。“人在秋天半”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到了秋日的中段,也暗示了人生的某种状态,仿佛在人生的中途,既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一丝淡淡的感慨。

最后两句,“晴空远。寒江影乱。何处飞来雁”,则将视角拉远,描绘了更广阔的天际和江面。晴空万里,寒江的水面上倒映着纷乱的影子,几只大雁不知从何处飞来,给画面增添了一丝动感和深远。雁的飞行常常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远方的思念,可能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某种思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秋日宴会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在宁静中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既有对当下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远方和未来的淡淡思绪。

向子諲

向子諲(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