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离怀)

青青杨柳,送行人、南北东西。
门前征马初嘶。
慢唱阳关一曲,手捧白螺杯。
不愁君远去,但恐归迟。
飘然路歧。
知此意、只金徽。
看取双双瓦雀,对对凫鹥。
波心争浴,便朝昏、那有断肠时。
怎人生、惯见生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送别时的离愁,但角度很特别——它没有一味地悲伤,反而透着一股看透世事的豁达。

开头用杨柳和嘶鸣的马匹勾勒出送别场景,但接下来就出现了反差:主人公慢悠悠唱着离别曲,手里还捧着酒杯。嘴上说着"不愁你远行",真正担心的是"你回来太晚"。这种矛盾心理特别真实,就像我们送亲友时,明明舍不得却要强装洒脱。

下半段更妙。作者观察到路上的鸟雀、水中的野鸭都是成双成对的,连它们洗澡嬉戏都不分早晚,哪会懂什么叫离别之痛?最后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人类偏偏要不断经历这种生离死别呢?

全词最打动人处在于:用鸟类的无忧无虑反衬人类的离别之苦,就像用晴天衬托雨天更显阴郁。那些看似平常的瓦雀、野鸭,在这里成了戳痛人心的对照物。作者没有哭天抢地,而是用淡淡的疑问收尾,反而让离愁更显深刻——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正是古典诗词的智慧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