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妆慢

寓罗江,与罗景良野游江上。绿阴芳草,景况离离,因填此解。惜旧谱零落,不能倚声而歌也。
白浪摇天,青阴涨地,一片野怀幽意。杨花点点是春心,替风前、万花吹泪。遥岑寸碧。有谁识、朝来清气。自沈吟、甚流光轻掷,繁华如此。
斜阳外。隐约孤村,隔坞闲门闭。渔舟何似莫归来,想桃源、路通人世。危桥静倚。千年事、都消一醉。谩依依,愁落鹃声万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西子妆慢》描绘了作者在罗江畔与友人罗景良野游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淡淡忧愁。

开篇,作者用“白浪摇天,青阴涨地”描绘了江上的壮丽景象:白色的浪花与蓝天相映成趣,青翠的树荫覆盖大地。这幅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也传递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开阔。接下来,作者提到“杨花点点是春心”,将杨花比作春天的象征,仿佛它们在风中替万花流泪,暗示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感伤。

随后,作者感叹远处的山峰虽然美丽,却无人真正懂得它的清新之气。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珍视与无人理解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忧郁。作者自问:“为何时光如此匆匆,繁华如此短暂?”这句感叹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

下半部分,作者将视线转向夕阳下的孤村与渔舟,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景象。他想象渔舟是否应该归来,仿佛在寻找一个世外桃源,暗示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紧接着,作者站在桥上,静观江景,感慨千年往事都在一杯酒中消散,表达了对历史与人生的超然态度。

最后,作者以“愁落鹃声万里”作结,将愁绪寄托在遥远的鹃声中,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思念的深沉情感。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现实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丰富而深沉,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