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
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
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名为《怡红快绿》,描绘的是春天花园里的一种和谐美景,给读者带来了一股清新、温暖的气息。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分析这首诗:

背景设定

诗中所描写的场景是一片深深的庭院,在充满阳光的白天里显得格外静谧。这为接下来细腻描绘庭院内的美景作了铺垫。

主要意象

1. 绿蜡春犹卷:指的是春天还没有完全展开的绿色植物,像绿色的蜡纸一样卷着,还没完全展开。 2. 红妆夜未眠:这句话描绘的是红花在夜晚仍然保持鲜艳的状态,仿佛下面的红妆未曾入睡。这里用了“红妆”来形容花朵的颜色和状态,形象生动。 3. 凭栏垂绛袖:站在栏杆边,垂下的是红色的衣袖,这里可能描绘的是身穿红色衣裳的人。 4. 倚石护青烟:靠着石头,守护着淡淡的青烟,这里暗示的是花园中某种淡淡的香气,或是诗人对花园美景的珍惜之情。

情感与意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景色的喜爱与赞美。诗中的“立对东风里,主人应解怜”表达出诗人认为这些美丽的景色应该得到主人(或者是诗人自己)的珍惜和爱护。这是通过一种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这些自然景象情感和价值。

总结

《怡红快绿》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花园里的景致,展现了一种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象。诗人通过对绿叶、红花、红衣裳等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和美丽。同时,诗中还透露出诗人对这些美好景色的珍爱之情。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