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 和白石
羽葆新秋,洼尊暇日。
散愁无力。
夜起凭阑,层云四天碧。
河临太古,穷塞外、何年归客。
沈寂。
驰道柳条,绝西乌栖息。
红尘紫陌。
前度金风,霜华恁淩籍。
魂来尚恋异国。
海东北。
老惜楚衣吴制,别路等閒经历。
向梦阑谁见,斜月屋梁颜色。
散愁无力。
夜起凭阑,层云四天碧。
河临太古,穷塞外、何年归客。
沈寂。
驰道柳条,绝西乌栖息。
红尘紫陌。
前度金风,霜华恁淩籍。
魂来尚恋异国。
海东北。
老惜楚衣吴制,别路等閒经历。
向梦阑谁见,斜月屋梁颜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秋日里孤独思乡的游子形象,情感细腻而深沉。
上片以秋景开篇,"羽葆"(古代仪仗)和"洼尊"(酒杯)暗示时间流逝,但主人公却无法排解忧愁。夜里他独自倚栏,看到满天层云和古老的河流,联想到自己像塞外游子一样漂泊无依。"驰道柳条"和"西乌栖息"的意象,更强化了孤独隔绝之感。
下片转入回忆与思念。"红尘紫陌"写曾经繁华的都市,"金风霜华"暗指岁月变迁。主人公的灵魂仍牵挂着遥远的异国(海东北),"楚衣吴制"点明对故乡衣物的珍惜。最后以月光照在屋梁上的画面作结,留下无限怅惘。
全词通过时空交错的写法,将秋日萧瑟、羁旅愁思、故国之恋融为一体。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梦醒时分无人懂"的孤独感,以及"身在异乡为异客"的飘零感。作者用"斜月屋梁"这样简单的意象,就把游子望月思乡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