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十四首

九旬禁足精修,今朝休夏自恣。
山僧不敢自瞒,於中罪过有五。
一不合说大脱空,二不合抛沙撒土。
三不合将龙眼核换人眼睛,四不合毁佛谤祖。
五咄,洎合错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颂古二十四首》通过幽默自嘲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修行过程中所犯错误的反思。诗中,作者提到自己经历了长时间的禁足修行,到了休夏时节,开始自省。他坦诚地列举了自己在修行中的五大过错,而这些过错实际上是以一种夸张和讽刺的手法,来揭示修行过程中容易陷入的误区。

1. “说大脱空”:这里的“说大脱空”可以理解为空谈大道理,却没有实际行动。作者在反思自己是否曾经只顾着讲理论,而忽略了实践。

2. “抛沙撒土”:这句话比喻的是在修行中没有真正深入,而是敷衍了事,甚至可能误导他人。作者在自省是否曾经在修行中懈怠,或者给别人带来了错误的影响。

3. “将龙眼核换人眼睛”:这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意思是“以小换大”,用低劣的东西代替珍贵的东西。作者在反思自己是否曾经在修行中追求表面的东西,而忽略了真正的智慧。

4. “毁佛谤祖”:这句话直指对佛法和祖师的轻视或误解。作者在反思自己是否曾经因为傲慢或无知,而对佛法和祖师有不敬之处。

5. “洎合错举”:最后的“错举”可以理解为犯错或误入歧途。作者总结道,这些过错都是因为自己修行中的偏差和错误选择。

整首诗的幽默之处在于,作者用夸张和自嘲的方式,揭示了修行中常见的陷阱和误区。通过这种自我批评,作者不仅表达了对修行的深刻理解,也提醒读者在修行过程中要保持谦逊和谨慎,避免陷入自满或错误的道路。这种自省和反思的精神,正是修行的核心所在。

释宗演

释宗演(釈宗演,Soyen Shaku,1859~1919),若狭(福井县)人,日本临济宗僧。大正八年病逝,享年六十一。若狭(福井县)人。字洪岳,号楞伽窟、小厮子、不可往子。幼名常次郎。十二岁从越溪守谦出家,改名宗演。曾任圆觉寺派管长、临济宗大学(现花园大学)校长等职,并曾代表出席芝加哥万国宗教者大会。会后,历访欧美诸国,并游化朝鲜、台湾等地。大正八年病逝,享年六十一。著有《西游日记》三卷、《楞伽漫录》十九卷、《欧文说法集》等。嗣法门人有间宫英宗、宝岳慈兴、太田常正等,此外,夏目漱石、铃木大拙等人亦深受其影响。

0